新闻动态

CMA、CNAS,傻傻分不清楚?看完此文你就懂了~

2025-04-03 返回列表

医疗器械产品送检时必定会接触检验检测机构,而此类机构在开展相关活动前必须要取得相关资质,目前国内主要的实验室资质有CMA和CNAS,相信也是大家很熟悉的两个词,那么,二者究竟有哪些区别呢?企业在送检时应如何选择?本期文章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01.什么是CMA与CNAS资质?

CMA是China Inspection Body and Laboratory Mandatory Approval的英文缩写,称作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又称中国计量认证;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及可靠性进行的一种全面的认证及评价,只有具有此标志,才能成为合法的检验检测机构,才能按证书上所批准列明的项目,从事检验检测活动,在检验检测证书或报告上使用CMA标识。

67edf4905c351.png

CNAS则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的英文缩写;CNAS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认可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依法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确定,从事认证机构、实验室、检验机构、审定与核查机构等合格评定机构认可评价活动的权威机构,负责合格评定机构国家认可体系运行。

67edf493c2f07.png
检验检测机构在获得CNAS资质后,方可按证书上所批准列明的项目,在检测检验证书或报告上使用CNAS标识。
02.CMA和CNAS的区别

截下来我们从性质、管理及评审机构、评审依据、适用对象等方面,分别介绍CMA资质和CNAS资质,帮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二者的区别。

(1)性质

CMA资质认定

CMA资质认定是政府强制性的行政许可。

※ 注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机构,必须经过资质认定,否则构成违法。

CNAS认可

CNAS资质认定则属于机构的自愿行为,非强制性要求。

(2)管理及评审机构

CMA资质认定

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市场监管总局”)主管全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工作,并负责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统一管理、组织实施、综合协调工作。

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工作。

CNAS认可

CNAS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直接对检测机构进行考核。

(3)评审依据

CMA资质认定评审依据

最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RB/T 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及特殊行业领域的补充要求、申请标准等。

CNAS认可评审依据

ISO/IEC等国际组织发布的标准、指南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CNAS发布的认可规则、准则等文件及实验室相应领域标准等。

(4)适用对象

CMA资质认定对象

1)各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依法设置或授权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

2)经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批准,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

3)已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需新增检验项目时,应申请扩项计量认证;

4)自愿申请为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各类科研、检测实验室。

CNAS认可对象

1)包含了生产企业实验室在内的供方第一方实验室:组织内的实验室,检测或校准自己生产的产品,数据为我所用,目的是提高和控制产品质量。一般使用企业标准。

2)需方第二方实验室:组织内实验室,检测或校准供方提供的产品,数据为我所用,目的是提高和控制供方产品质量,以最终保证自身的产品质量。一般使用约定标准。

3)社会公共方第三方实验室:独立于第一方实验室和第二方实验室,为社会提供检测或校准服务的实验室,数据为社会使用,目的是提高和控制社会产品质量。一般使用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

(5)报告使用范围

CMA资质认定

通过CMA资质认定的实验室,在其认定范围内出具的报告,只在国内有效。

CNAS认可

通过CNAS认可的实验室,在其认可范围内出具的带CNAS标识的报告,可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行(需双方签署了互认协议MRA)。

一般国际贸易的相关产品需要CNAS报告,但不能取代审查认可和资质认定。

(6)监督机制

CMA的监督机制

6年1次的复评审、不定期的监督评审,以及投诉处理机制。

即除不定期监督外,在一个证书有效期(6年)内,实验室只需要经历1次来自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评审。

CNAS的监督机制

首次获得资质后1年内的监督评审、2年一次的复评审、不定期的监督评审,以及投诉处理机制。

即除不定期监督外,在一个证书有效期(6年)内,实验室要经历4次来自CNAS的评审。

论坛
论坛
扫描二维码
获论坛信息
联系
( 010 ) 63311696/97/98
法规
法规
扫描二维码
获取法规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