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工信部官网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制造业中试平台体系化布局和高水平建设的通知》。
通知提出,根据《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指引(2025版)》、《制造业中试平台重点方向建设要点(2025版)》,按照“做强一批、激活一批、补齐一批”的推进思路,突出公共服务性质和功能,明确建设路径,系统化推动中试平台建设发展。
《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指引(2025版)》中明确了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消费品工业、信息技术、新兴和未来产业及共性需求六大建设方向。
其中,在装备制造方向提出,推动建设整机装备、核心系统及关键零部件产品试验验证线等创新基础设施,提升测试评价、适配验证、极端环境验证等服务供给能力,支撑国家重大技术创新中试验证,推动电力装备、农机装备、航空装备、机器人、仪器仪表、工业母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医疗装备、安全应急与环保装备、节水装备、核心基础零部件等领域重大成果突破。

在消费品工业方向提出,在技术迭代快、质量要求高的部分纺织、轻工领域,引导专业机构强化服务优势,满足多样化中试需求。在质量安全要求高的医疗器械、药品等领域,加快建设智能化绿色化中试平台,积极发展合同研发外包(CRO)、合同研发生产外包(CDMO)等模式,提升中试平台公共服务效能,降低初创企业门槛。

在新兴和未来产业方向提出,在脑机接口、元宇宙、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北斗导航、量子科技、清洁低碳氢等创新活跃的新兴产业和颠覆性技术牵引的未来产业,促进产学研用融通创新,缩短中试熟化周期,补齐工程化到产业化阶段的缺失环节,支持中试平台为关键技术验证提供试用环境,破解工程化技术难题,补强实验室阶段到工程化阶段的薄弱环节。
